信息播报 |
业界视点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整合传播 > 业界视点 >
中国电力企业“走出去”需加快产业升级
发布日期:2011-12-09  中国电力营销网   来源:亮报—英大网

  最近,印度拟对进口的中国产电力设备开征关税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。笔者认为,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,但却代表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一种新动向,值得中国企业深思。

 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,全球产业面临重组机遇,国际经济秩序进入深度调整。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有所放宽,从恢复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角度,对中国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表现得更加积极。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绿色、低碳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,新兴国家普遍希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这些为中国电力设备等制造业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难得机遇。

  但不容忽视的是,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,世界经济仍存在基础不牢固、进展不平衡等问题。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,增加了通胀压力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。发达国家进一步限制高新技术的跨国转移,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,将在高端市场对中国企业施加压力;新兴经济体在一些产业领域逐步形成竞争优势,将在低端市场进一步抢占中国企业市场份额;发展中国家注重对资源的把控,从政策、税收、就业和生态环保等方面,对中国企业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。

  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还不高,单体设备出口主要依赖成本价格优势,设备的系统集成能力虽有所提升,但仍欠缺国际影响力,融资形式单一,国际化经营方式方法有待拓宽。因此,面对国际经贸形势的新变化,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,着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国际品牌形象,灵活选择投资设厂、联合当地企业合作、依托政府优惠贷款等方式进入国外市场,通过国际化经营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。

  此外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还要防范相关风险。

  一是防范非商业性风险。部分地区政治经济走势复杂,增加了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不确定性;二是警惕被利用的“碳关税”。发达国家通过实施“碳关税”,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低碳转型,抢占经济制高点;另一方面可以削弱国际竞争压力,将经济收缩风险转嫁给发展中国家,同时为国际气候谈判增加有利筹码。尽管实质性的“碳关税”尚未出台实施,但发达国家表现出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约束性减排目标的强硬姿态。

  “碳关税”对我国制造业和国际贸易有重大影响,需要从国家层面超前部署和应对。一方面,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,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,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依赖度,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低碳产业体系发展。另一方面,要为中国制造业企业“走出去”护航。笔者认为,依托坚强智能电网,为产品建立“碳标签”、为企业构建“碳档案”,是应对“碳关税”尤其是“碳审计”挑战的有效举措:若依托坚强智能电网这一资源配送平台,可根据工业用户的用电记录换算出其一定阶段的碳排放量,再除以产品产量,就可以为其产品建立“碳标签”,从而表明一件产品在该厂加工增值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。将“碳标签”推而广之,就可以得出“碳档案”。这将为应对“碳关税”提供科学、可信的依据。



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:010-63438088/63361156 新闻投稿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
邮箱:keymedia#powersp.com.cn(请将#换成@)
相关信息
2013年11月19-21日,主题为技术共建、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...